首页 > 大使信息
贾桂德大使接受意大利《欧亚》杂志专访
2023-06-22 18:40

今年5月上旬,贾桂德大使接受意大利地缘政治杂志《欧亚》(双月刊)专访。日前,该杂志最新一期出版并刊登了大使专访,全文如下:

一、今年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贾桂德大使: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反映了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和广大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审议通过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同意报告提出的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从会议议程和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来看,中国大政方针保持稳定连贯;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社会已按下“重启键”,正迎来强劲复苏;维护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些都是对国际社会的利好消息。新形势下,中意合作也面临广阔机遇。随着中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两国人员往来愈加便利,双方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合作有望强劲复苏。

二、几个月前您被任命为驻意大使,您认为加强两国关系的首要举措应该是什么?中意间哪些领域可助力深化双边关系?

贾大使:中意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秉承着互尊互信、互利共赢的精神,双边关系取得了快速发展。我认为,两国秉持开放包容、相互借鉴的文明观,传承和发扬友好传统,理解和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对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中意同为文明古国,互为全面战略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深厚合作基础。政治层面,今年双方高层互动将更趋频密,中意政府委员会、经济合作混委会等对话机制可有序重启,全方位带动双边各领域交流合作;经济层面,两国经济优势互补,经贸合作韧性强、潜力大。中方从不追求贸易顺差,愿进口更多意大利优质产品,与意方一道发展平衡的经贸关系。中国正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还将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欢迎意方抓住新机遇,共享中国发展新“红利”;人文交流层面,今年,我们迎来了中意文旅交流合作的全面重启,已就年内一系列交流项目落地达成共识,内容涵盖重要展览、演出、影片展映等。随着两国人员往来有序快速恢复,中国游客已重返意大利,相信赴意中国游客数量有望恢复并超过疫前水平。

三、中欧企业合作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美国对中国科技和金融企业的禁令。美要求与中国断绝战略关系的压力现在也延伸到了欧盟。中国正在发展哪些替代方案来摆脱这种地缘经济围堵的计划?

贾大使:有关国家滥用国家力量,将经贸科技问题泛政治化,不仅有悖于其标榜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更充分暴露了其单边霸凌的真面目。强推对华“脱钩断链”,只会破坏国际贸易秩序,也会伤及本国企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

欧洲是多极化世界的独立一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应受制于第三方,中欧合作完全是基于彼此战略利益独立作出的选择。欧洲不少有识之士已看清事实,发出维护自身战略自主的声音。希望欧方能形成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奉行务实、积极的对华政策。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度发展,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世界经济复苏关口,更要警惕分裂“逆风”。中国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将一如既往对国际科技界开放合作,愿与各方共同应对单边主义挑战,共建合作共赢的未来。

四、中国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历史性斡旋是恢复中东和平的根本步骤。您认为俄乌冲突也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吗?

贾大使: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宣布复交决定,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对解决包括乌克兰危机在内的其他国际热点问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即只要当事方抱有谈判诚意、能够排除外部干预,对话和谈判就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

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明确提出我们的主张。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方一直在为和平发声、为和谈尽力。习近平主席此前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表示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委派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访问,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各方进行深入沟通。

乌克兰危机经年有余,对全球负面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和加剧。现在各方理性的声音在增加。意政府也多次呼吁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政治解决俄乌冲突,重新实现欧洲大陆的和平。有关各方均应为此作出努力。

五、“一带一路”和人民币国际化是近年来中国地缘政治的两大基石。美国试图在对立集团之间重现“新冷战”并加大在台湾问题上的压力,您认为中方以上举措是否需要重新诠释以适应新的地缘政治环境?

贾大使:“一带一路”是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而非有关国家恶意丑化的所谓地缘政治工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已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个就业岗位,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和响应。中方持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国际社会一道共促该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形成合力,切实推进沿线各国互联互通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进程,目标不是要取代美元、欧元或其他国际货币,而是让市场做选择,进一步便利国际贸易和投资。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尤其是针对有关国家货币武器化的行径,更多国家支持并寻求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支付货币等功能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改革开放推进自然而然不断增强,为建立更加稳定、公平、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贡献出力量。目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约为2%,美元约为40%、欧元约为38%,在国际支付活跃货币和储备货币中排第五。

至于美方打“台湾牌”,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内政的粗暴干涉;企图复制冷战剧本遏制打压中国,更是对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的严重误判。稳定的国际秩序是各国都离不开的公共产品。中方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得更活,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包容和平衡增长。


分享到: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